close
在這個生育率下降的世代,
父母對家中少數子女的養育更是煞費苦心,
但隨著飲食西化、外食盛行、精緻飲食,
種種因素導致現在的兒童更是一堆文明病上身,
您知道家中寶貝為何動不動就生病?氣溫改變就感冒?
長不高?坐不住?其實這些都跟飲食有關係!
到底該怎麼做呢?攝取那些營養才能為孩子的健康加乘?
營養師針對兒童容易出現的六大成長問題,
提供兒童營養知識,教您選對、吃對,
養出聰明又健康的孩子。
記憶力不佳
三大食物有損大腦發展,讓小孩會越吃越笨
- 加工食品吃太多:
兒童一天所需的鈉量大約為2000 毫克。但一碗泡麵鈉含量就高達2000 毫克。 身體若攝取過多的鈉,就會影響腦部發展、減緩記憶力的發展,甚至出現記憶力不集中、煩躁、容易疲勞等現象。 含鹽量較多食物,如:泡麵、醃肉、披薩、速食類產品等,應避免食用! - 含糖飲食不忌口:
糖分一旦攝取過多( 超過總熱量60%),會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,影響小朋友的學習發展。 高糖食物還會造成兒童神經損傷,削弱智力發展,且情緒較不穩定,長期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及記憶。 - 動物蛋白吃過量:
如果早餐吃個漢堡蛋、中餐吃個牛肉麵、晚上再來一份雞排便當,一天攝取的蛋白量就很容易超標,促使體內的鈣流失。 當主導腦神經傳導重要因子的「鈣」流失,就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,影響整體理解力發展,久而久之,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會明顯下降。
肥胖
台灣兒童每4個就有1個是肥胖的小孩,如何達成均衡營養、健康成長?
- 每天一定要吃優質、營養、高纖的早餐
- 避免油炸、高熱量、速食
- 三餐均衡,多攝取高纖維食物
- 減少看電視、玩電腦、電動的靜態活動,多鼓勵兒童走出戶外運動
- 以健康點心代替垃圾食物
- 漸次減量,勿心急
- 不喝含糖、碳酸飲料,以新鮮水果代替果汁
你的孩子在吃什麼?
經常感冒、生病
讓孩子不常生病的小撇步
- 不要讓小孩若過早接觸人群(托嬰中心、幼兒園)
- 充足的睡眠(每天睡滿8-12小時),因睡眠不足會降低免疫功能
- 規律的運動、不要整天只是窩在室內,要到戶外曬太陽
- 避免降低免疫的食物:高糖、油、脂肪、過多的添加物
- 均衡的飲食,其中以植物性蛋白質、維生素C、D、鋅等的補充更為重要
很早就近視
台灣兒童每週平均上網達15小時,僅次於巴西,排名全世界第二
- 避免過早(8歲之前) 接觸3C用品
- 適度讓雙眼休息,每用眼40-50分鐘,就要讓眼睛休息10-15分鐘
- 燈光一定要足夠,以正確的姿勢和距離閱讀
- 相關營養素:
維生素A、C、B 群、葉黃素、玉米黃素、花青素、Omega-3 脂肪酸
長不高
影響孩子身高發育的壞習慣與食物地雷一定要小心
- 每天一定要吃優質、營養、高纖的早餐
- 避開加工食品:加工食品中均含有高量的磷,會抑制鈣的吸收
- 睡眠時間不足或睡錯時間(晚上10-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間)
- 很少曬太陽、不喝牛奶或乳製品:容易缺乏維生素D
- 相關營養素:
維生素C(促進骨骼中膠原蛋白的合成)、礦物質鈣鎂(增加骨鈣量)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K
長不壯
體重偏輕常見的原因:新陳代謝較高、活動量多、食量小、偏食、消化吸收不良等
- 熱量補充要到位:
補充多一點的熱量要來自於營養的食物,而非垃圾食物 - 增加蛋白質的攝取:
蛋白質是幫助孩子生長重要的營養素。 - 少量多餐、增加點心:
- 針對食慾較差、無法專心吃飯導致正餐吃不下足量食物的孩子,應在餐與餐中間提供營養密度高的點心,像蒸蛋、烤布丁、或兒童營養奶昔。
- 相關營養素:
適度補充有關腸道健康的營養素,可改善吸收狀況,如:纖維、優格…等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